数字化营销在不同的时代,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在还有流量红利时代,品牌更关注引流获客,也就是数字化广告,特别是针对匿名群体的信息推送。谈客户经营,则侧重于社交媒体上的粉丝经营,也是针对群体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例如:社交倾听,营销和互动。谈多渠道互动,主要有两个层面要求,一个是客户行为数据的及时获取,包括关键客户互动事件的获取。另一个是信息的主动推送。所以自建站和EDM往往是品牌的选择,这样通过社媒打广告,引流到自建站,通过EDM促进转化,这就是最早的客户旅程,也是营销自动化的雏形。
随着流量红利的消失,社媒的获客成本越来越高。同时,全球各地区的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越来越严,获取匿名客户信息和传统基于匿名用户群体营销的DMP的发展越来越不明朗。大多是品牌通过前期社媒广告投入,已经获得和积累了大量已知客户信息,也就是第一方客户数据,但是这些数据并被有效利用。因此,客户运营的焦点开始变为如何基于第一方客户数据实现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的个性化客户互动。
![01 Blog Marketing Automation Cn 1](https://emarsystest.com/app/uploads/2023/10/01-Blog-Marketing-Automation-CN-1-1024x542.png)
这个时候营销自动化(MA)就变得很重要,而且从过去以固化客户旅程,群体精准营销的思路,变为多波段,多渠道的动态客户旅程。在动态客户旅程中的每个客户互动的节点,都会跟进客户的反馈和最新的客户360信息做判断,来决定下一步互动渠道和内容。其核心是基于动态实时的客户360,实现大规模的,自动的,1对1的个性化客户互动。
对比过去,现在的营销自动化(MA)更强调及时性,上下文相关性。也就是MA领域四大要素中经常会被忽视的时间和内容。过去的MA强调计划式,通常选定渠道,选定客群,选定模版,定时发送。现在的MA更强调事件触发式的营销,这些事件可以来自于客户或者产品的静态属性变化,也可以来自客户的行为数据。比如:生日提醒,到货通知,放弃购物车营销等。
最后,营销自动化(MA)只是一种Martech技术,如果单纯从功能角度去看,市场上的MA解决方案并没有明显差别。MA作为一个工具是为营销者服务的,因此营销者认可并愿意使用才是最重要的。因为数字化营销难在确定营销目标,选择对的营销策略,最后才是用MA快速策划和执行。如果一个MA工具需要IT花大的精力配置和维护,那么营销者一定会用不好,因为其灵活性跟不上市场和业务变化的需要。
*本文摘自SAP大中华区客户体验负责人Ivan Min撰写的文章,经授权刊登于Emarsys官方网站。